台灣稅制風險無限大 要建立真正法治人權的稅制

2019/08/09    文/林晨/財務人員(台北市)

貧富差距持續擴大,根據財政部公布最新綜所稅申報資料,從最高到最低分成20等分,最低5%平均所得為4.2萬,最高5%為476.3萬,貧富差距超過113倍,創歷年新高。

有人提議應該課徵「富人稅」,但是很多國家都有失敗的案例,實務上課徵不易;也有學者建議應調高「營利事業所得稅」, 對薪資所得低者降稅、甚至免稅, 但調高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真的能改善貧富差距嗎?

520小英總統就職滿三周年,施政滿意度調查,減稅方案獲得最高支持,民眾真的對減稅很有感,但很多人也發現,飲料、便當也漲價了,就有媒體報導,以最低省稅級距5100元來計算,一天根本省不到15元,少繳的稅被高漲的物價吃掉了。財政部增加了人民「一些些」所得稅扣除額,但提高了營利事業所得稅從17%變20%,提高企業稅的結果,就是稅負轉嫁給消費者,甚至企業選擇到低稅負的國家去投資,離開台灣。 

所以唯有刺激經濟成長,才有機會提高人民的薪資水平,延緩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但日前媒體訪問財政部長蘇建榮未來的施政方向,他對於刺激經濟,創造友善投資環境並無太多著墨。 

長久以來財政部都以「稅收多寡」、「如何收稅」作為施政重點,若能摒棄舊思維,以建立真正法治、人權的稅制,必能改善台灣「稅制風險無限大」的不良形象。修改稅法的不嚴謹,匡正稅政歪風,揚棄官權徵稅的心態,建立讓投資人信任的投資環境,必能吸引內外資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