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何處去? 台電提放無人島、海底城最終處置場

針對核廢料處理爭議!台電提出「集中式貯存場可行性評估報告」,擬投資800億元,規劃在無人島或準無人島興建集中式貯存場;經濟部近日將邀專家學者審查,如通過將組成「選址委員會」評估候選海島地點。此外,台電不排除將參考國外經驗,評估在島嶼附近海平面以下約60公尺處,興建海底隧道直通「地下海底城」,作為核廢料深層且永遠貯存的最終處置場。

台電核能專總林德福表示,國際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如荷蘭、瑞士、比利時等,其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置,都是採集中貯存在暫時中繼站,再進行永久貯存的最終處置;為此台電推動集中式貯存場興建計畫,建造地表設施來集中貯存放射性廢棄物,初步規劃將使用40年,9月底已向經濟部呈送可行性評估報告;這座集中式貯存場的選址,建議經濟部組成選址委員會進行評估,並成立民眾參與的溝通平台,選定地點後呈報行政院核定,由台電執行後續環評、投資審查及送原能會審查等作業。

至於最終處置場部分,林德福指出,考慮到島嶼面積可能不夠大,擬建議參考瑞典做法,將增建迴旋式海底隧道直通地下海底城,作為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將核廢料存放後,利用週遭地質條件作為天然屏障,確保核廢料不會外洩;經濟部依據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規定,於2012年7月公告台東縣達仁鄉、金門縣烏坵鄉為最終處置場候選場址。不過,因台灣位在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台電必須做好地質環境、工程及安全等可行性評估,並滿足相關技術才會考慮。

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頁岩或花崗岩的地質結構比較適合放置核廢料,扣除人口密集的地區與地震因素,外島的花嶼、烏坵是比較可能的候選地點,但仍要鑽探地質,並經居民或各界同意等程序,完成可能要4、50年後。核工專家賀立維表示,台灣海底的不穩定性高,在海底下儲存核廢料,若一個地震或有海嘯發生,安全後果將令人不堪設想。【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