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波羅的海連接芬蘭與德國的一條海底通訊電纜疑遭破壞,日前(3日)芬蘭再傳與瑞典之間的陸上光纖電纜發現2處斷裂,導致芬蘭嚴重斷網。芬蘭通訊電纜20天內接連發生斷網事件,芬蘭運輸通訊部與警方均已展開調查。
上個月中的海底電纜損壞事件,讓波羅的海各國對於電纜損壞高度謹慎。瑞典當局懷疑可能遭人為破壞。電訊業者表示,其中1處斷裂點不排除是一般施工挖斷所致。瑞典方面雖未因電纜受損而受到影響,但是,瑞典民防部部長波林(Carl-Oskar Bohlin)表示,瑞典政府嚴肅看待這起事件,將繼續關注事件的後續發展。
連接瑞典與立陶宛、連接芬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2條海底光纖通訊電纜,11月17日、18日疑遭中國大型貨輪「伊鵬三號」切斷;當地數位基礎設施和資料通訊供應商「GlobalConnect」表示,日前(2日)連結瑞典與芬蘭的陸地數據電纜,在芬蘭南部2個不同地點也陸續受損,多達6000名個人用戶與100家企業用戶受影響。芬蘭政府「嚴肅」看待此事,但尚未朝刑事調查方向進行。
北歐11月中海底電纜受損案,在歐盟刑事司法合作署支援下,芬蘭當局正與瑞典、德國、立陶宛政府聯合著手調查。德國表示,似乎是遭「破壞」所致,但目前沒有證據。瑞典上週已正式要求中國合作以釐清真相。
波羅的海是全球商船必經的重要水域之一,佔全球15%的航運量。波海沿岸國家包括丹麥、瑞典、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除了俄羅斯外,其餘8國均為軍事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為了加強保護其內基礎設施,11月18日展開為期12天的「寒風」演習,多達30艘北約船艦及4000名軍事人員參演,演習規模之大極為罕見。
英國和美國專家一致指出,由於波羅的海船舶交通十分密集,其淺海電信電纜、電力線和天然氣管道特別容易受影響,電纜損壞並非新鮮事。但若真屬國家級的破壞活動,恐怕是第1次世界大戰時期或1898年美西戰爭作戰模式的回歸。【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