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祖先千年智慧 不可不知國醫節

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什麼大事呢?3月17日是「國醫節」,在標榜科學與實驗的現代社會中,中醫醫學的價值被嚴重忽略,甚至遭到打壓,然而中醫醫學是人類智慧與文化的重要資產。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於1992年發起世界記憶工程,也意識到中醫醫學的重要性,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編寫ICD-11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版本,將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其中。目前國際使用針灸醫學已經有160個國家,WHO也積極推展針灸醫學。

特別專訪前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江裕陽暢談「國醫節」的由來,屬於五代中醫師傳人的江裕陽退休後仍在時代中醫診所駐診,非常關心中醫的發展。

317國醫節的由來


前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江裕陽醫師暢談「國醫節」由來。

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汪精衛任行政院長,他到處演說日本明治維新,第一件事就是廢止漢醫。當時的中醫界人士對汪精衛要廢止中醫的言論十分反感,但不少人認為中醫中藥是全國人民的健康所賴,歷史悠久,再說全國的西醫人數不足一千人,而中醫師卻超過80萬人,故認為汪精衛的主張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決不會付諸實現。豈知1929年(民國十八年)2月11日,南京國民政府衛生部召集了“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議”,延攬了各市的衛生局長、各省醫院的院長、醫學院院長以及各地著名西醫共一百二十人為委員,開會三天,通過了一個由余岩(留日上海西醫)提議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廢除中醫的議案經各報刊登後,立即引起全國中醫界的極大憤怒,反對的浪潮節節升高,首先在上海中醫界有一千多名中醫師停診,齊集上海仁濟堂召開“中醫藥救亡抗爭大會”,並推舉五人代表團到南京中央政府請願,由上海著名老中醫謝利恆為團長,其餘四位代表是上海青年名醫陳存仁、南京名老中醫隋翰英、上海名中醫蔣文芳、上海中藥業代表張梅庵等人。代表團抵達南京後,馬不停蹄地先後向國民政府五院院長、中央黨部等提交請願書。

代表團在請願過程中感到最窩心的是謁見于佑任先生時,于老既輕鬆又幽默的說:「我是最贊成中醫的,中醫該另外設立一個機關來管理,要是由西醫組織的衛生部來管,就等於由牧師、神父來管和尚一樣。」經過請願團數日的奔波及全國民眾輿論的大力支持,國民政府終不得不推翻廢止中醫的提案。

中醫界經過了這一次的大風暴,就根據在上海召開全國中醫救亡抗爭大會第一天的日期(三月十七日)定為「國醫節」。

現代養生更要有智慧

現代人講求健康養生之道,更應該認識古代流傳數千年的智慧。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記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段話或許過於深奧,然而古代名醫扁鵲與魏文王的一段對話就很淺顯易懂。魏文王問扁鵲:家中兄弟三人,誰的醫術最好?扁鵲回答:「長兄最好,二哥次之,而我最差。」文王疑惑地問,「為何你的名氣最大?」扁鵲回答,一般人看到他用針放血、動大治療,以為他醫術高明,所以名氣最大。扁鵲的兄長治病,在尚未生病、病因剛起之時,就將病人治癒,反而不被世人所認識。

近年COVID-19全球肆虐,病毒給現代醫學極大的考驗,「清冠一號」研發成功就發揮了重要的角色,從臨床基礎研究,一路摸索古籍藥材,至今全球已有近 300 萬人使用。

面對疾病,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保存與深入研究中醫醫學的奧妙非常重要,各界認識與慶祝「國醫節」更顯得意義深遠。【記者賴恩如/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