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公布淨零科技建議書 籲政府速推5項新科技

中央研究院今(30)日發布《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就科技研發的角度提供我國邁向2050淨零排放之研發路徑建議。此建議書係以新科技推動為核心,搭配社會、經濟,及治理面向的措施,盼藉由淨零科技的成功落實,帶動我國能源轉型以及產業轉型,邁向2050淨零的目標,並呼籲政府儘速推動5項新科技,包括:去碳燃氫、地熱、海洋能、高效太陽光電系統及生質碳匯等。

蔡英文總統多次公開宣示,邁向2050淨零排碳轉型為台灣重要能源目標,必須在不同領域落實綠色轉型。中研院為提供政府施政建議,自2020年起成立「永續轉型減碳路徑政策建議諮詢平台」,諮詢相關領域專家、瞭解學界與業界技術開發及應用的現況,同時舉辦多場關注社會、經濟、治理面向的工作坊,並參與政府部門會議交換意見。今日在院長廖俊智主持下,發布本建議書。

《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指出,目前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90%來自能源部門,其中又以發電排放為大宗(超過48%)。由於電力使用方便、效率高,且未來能源使用將大量以電力供應為主,更增加電力的需求。因此在需求面調節並增加能源效率外,從發電端減碳,最終「創造足夠的零碳電力」為我國淨零策略的重中之重。為達成2050淨零目標,須仰賴新科技或目前尚未成熟及廣泛推廣之項目,並在需求面與供給面同時努力。

該建議書針對零碳電力的科技研發選項,以客觀的角度分析技術優勢,及既存限制與未來挑戰,將可能的作為分為:儘速推動、擴大推動、持續推動、密切追蹤等四個層次。其中,五項需儘速推動的淨零科技領域(為高風險高效益,若成功淨零效益顯著,但技術尚未成熟且未廣泛推動),包括:以「去碳燃氫」創造「準綠電」、開發「深層地熱」、開發我國東部海域「海洋能」、發展「高效太陽光電系統」,以及提高「生質能」利用效率並增加碳匯。其他策略建議尚包括:風力發電、新興生質能、電力系統配套(智慧電網、儲能)、傳統生質能、水力發電、傳統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自然碳匯(農林)等。

本次公布的《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除分析各項能源、減碳選項,及未來突破性科技等,還提及在探討科技研發的同時,經濟與社會科學面向的配套也應同時兼顧,其中包括政策誘因、經濟工具、社會溝通、法制環境,及治理機制的優化等,都有助於淨零科技的發展與落實。【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