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空司令部證實 「星際流星」首度撞地球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防部太空司令部(USSC)最近公開一份文件,首度證實一組天文學家團隊的研究,一枚星際流星曾於2014年穿過大氣層撞擊地球,碎片落入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東北部海域,成為史上首度被證實的星際流星撞地球事件。

人們熟知的天文現象,流星絕大多數來自太陽系內。但這枚名為「CNEOS 2014-01-08」的星際流星,直徑約1.5英尺,是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太空岩石,實在罕見。這枚星際流星引起了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米爾‧西拉傑(Amir Siraj)、科學教授勒布(Abraham Loeb)的高度關注。2019年,阿米爾‧西拉傑透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近地天體研究中心(NASA's Center for Near-Earth Object Studies)查閱資料庫,尋找其他星際天體。

首先,這顆2014年發現的星際流星,以相對於地球每秒45公里的高速移動,吸引了阿米爾‧西拉傑的目光。他經過日心速度計算後,發現該顆星際流星,實際移動速度約每秒60公里,他繪製流星的軌道是在一個非束縛軌道(unbound orbit)上,代表著這顆流星不是圍繞太陽旋轉,相對地球是以大約每秒30公里的速度繞行太陽,因此他認為這是一枚而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天體。

所謂日心速度,是指測量流星相對於太陽之速度,為測定流星軌道的準確方式。它是依據流星撞擊地球的角度計算而來。行星以定向方式繞行太陽,流星可能正面撞擊地球,這代表著與地球移動的方向相反,或者是從地球後面撞上,與地球移動的方向相同。

阿米爾‧西拉傑推測,這顆星際流星很可能為另一顆恆星所產生,在被踢出該顆恆星所屬的行星系後,恰好進入太陽系,並與地球相撞。人們對太陽系外星際物體的了解有限,阿米爾‧西拉傑表示,研究團隊正在努力積極重新提交他們的發現,期望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