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折耗付代價 2020自然資源用量新高 綠色國民所得損562億

經歷過百年大旱、森林火災、COVID-19疫情的洗禮,2020年台灣人耗用的自然資源再創五年新高,每人平均用掉289公升的自來水、產生440公斤的廢棄物,使用1萬1500度的電。

自然環境資源的耗損,我們需付出多少代價?行政院主計總處每年計算「綠色國民所得帳」,根據去(2021)年公布的2020年統計,我國自然資源與環境品質共損耗562億元,以地下水超抽和水污染的代價最高,光是超抽地下水高達15億噸,等同失去價值118億元的水資源。

綠色國民所得帳區分自然資源「折耗」與環境品質的「質損」,前者包含土石礦產開採、地下水抽取等,後者則為空氣污染、水污染及廢棄物的污染排放。除了自然資源耗損,綠色國民所得帳也每年統計我國的環境保護支出情形。2020年我國環境保護支出共1778億,較2019年略增23億,產業部門的環保支出連續三年減少,從919億元降至885億元;政府部門則連年增加環保支出,由815億元大幅成長到892億元,是近五年來政府首度超車企業。政府環保支出主要用於空污防制、溫室氣體減量、廢棄物處理等污染防治工作。

2020年地下水超抽高達15億噸,等同失去118億元的水資源,又以濁水溪沖積扇超抽6.3億噸最高、嘉南平原超抽5.1億噸次之,雖然有降雨補注,但是連年超抽、長期超限使用之下,也已造成地層下陷的危機。

2020年我國污水處理率約64.5%,雖有逐年提高,卻仍有許多未處理的污水排放到環境中,若針對這些污水進行污染防治至少需255.2億元,才能維持水質的純淨。此外,全國地下水各項水質檢測合格率達92%,但氨氮的平均合格率未達六成,重金屬錳的合格率更僅有53.3%,又以濁水溪沖積扇及嘉南平原的合格率較低。

2020年遭逢百年大旱,全國95座水庫總進水量僅214.8億噸,較2019年大減46.2%,約九成的水資源集中在中區及北區。由於水情不佳,供水量也較2019年減少約一成,只剩63億噸。其中,生活用水(37億噸)卻不減反增,較2019年增加5.7%,農業用水(24.3億噸)則被要求大面積停灌減少26%,工業用水(2.5億噸)亦減少4%。

旱災的同時,政府也加強水庫清淤,2020年底淤積量約8.6億立方公尺,水庫容量僅較2019年略減0.1億立方公尺,淤積率維持29.5%,接近淤積零成長目標。主計處透過綠色所得帳報告警告,由於近年高強度的降雨衍生水質惡化,加上淤積影響水庫容量,已明顯衝擊整體供水穩定。北部及南部地區主要提供民生用途,中部地區則以農業使用較為殷切。

2020年監測的空氣污染物中,各項污染物的年平均濃度皆較2019年下降,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氮(NO2)及二氧化硫(SO2)皆逐年遞減。不過,污染物濃度降低,並不等於空品就能符合標準。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報告統計,2020年空氣品質不佳(即AQI大於100之站日數)全國平均為10.1%,也就是每十天就有一天空品不佳,高屏空品區(20%)、雲嘉南空品區(15.2%)及中部空品區(10.4%)又比全國平均更差。

空品常超標的五大縣市分別為高雄市(20.8%)、連江縣(19.4%)、南投縣(18.2%)、屏東縣(18.0%)及雲林縣(17.6%),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天空品不佳,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另外,碳排放數據方面,我國2019年碳排放為2.9億噸,較2018年減少3.3%,人均碳排放1萬1600公斤。不過由於碳盤查所需時間較長,須等今年10月環保署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公布,才能得知2020年碳排放數據的最新統計資料。【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