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傳統藝術世代相傳 臺灣人間國寶藝湛登峯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5日辦理「110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典禮,文化部長李永得頒授認定證書予14位保存者。

文化部110年度認定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恆春民謠」陳英、「亂彈戲」王慶芳、彭繡靜、「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杵音文化藝術團;重要傳統工藝「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嚴玉英、「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陳利友妹、「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許春美、「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張鳳英、「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漆工藝」黃麗淑、「玉雕」黃福壽、「傳統木雕」蔡德太,以及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製鼓技術」王錫坤等人間國寶,代表國家對文化資產的重視。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積累出許多有形及無形的文化,其中無形文化資產由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及文化資產的保存技術組成,「這些無形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在這塊土地上千錘百鍊出來的藝術,也是我們這塊土地裡面最珍貴的文化。」感謝所有的人間國寶堅持不斷,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數十年,用精湛的技藝構成臺灣傳統文化藝術的多元面向,對臺灣無形文化做出最大的貢獻。

為讓各界欣賞國寶藝師精采的藝術生涯與獨特的創作風貌,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同步展出14位保存者的精彩展覽。展品從剪黏、泥塑、玉雕、傳統木雕、漆工藝,到原住民族織布之美,包含有傳統木雕的精雕細琢、賽德克族特有「經挑技法」的織工繁複細緻、傳唱一甲子的恆春民謠、亂彈戲的傳承不懈、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獨特的「自由對位」複音唱法等,以傳統技藝喚起人們的過往記憶,也牽繫臺灣這片土地的藝術情懷。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重要傳統工藝及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並認定保存者,至今已12年,文化部將繼續努力,以無形文化資產的發揚與技藝傳承為使命,視臺灣的傳統藝術與人文精神存續為首要,讓各界更加認識與珍惜臺灣文化價值。【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