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員親身經歷: 新冠疫情“海嘯”襲擊印度 引發恐慌

一名駐印度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將印度最近幾天新冠病毒感染的大幅上升描述為“海嘯”,並談到她感到的“恐慌”,因為她的直系親屬也感染這種病毒。印度的新感染人數每天超過30萬,截至4月28日,約有20萬死於感染,儘管一些人認為實際數字可能要高得多。

為聯合國全球傳播部《聯合國新聞》印地語組工作的安舒·夏爾馬(Anshu Sharma)從新德里傳來關於生活在疫情陰影下的個人描述:

“當新冠病毒於2020年3月開始在印度傳播時,沒有人真正理解形勢的嚴重性,但一年多後的今天,這種流行病發生可怕的轉變,影響我們所有人也包括我的家人。

作為《聯合國新聞》的記者,我開始是一名獨立的觀察者,記錄新冠疫情在南亞的影響。但當我的一名家庭成員因不堪重負和令人恐慌的醫療服務導致的治療延遲而去世時,情況發生變化。對我的家人來說,這是一段極度悲傷和感覺不真實的時光,我們在封鎖禁閉隔離中互相安慰。

大約在這時,我的表哥滯留在奈及利亞;幾個月來我們一直設法讓他回家,7月時我們成功了,似乎突然間我們在黑暗中看到一線希望。按照規定,他在一家飯店開始14天的隔離,但他出現發燒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在醫生就他的病情做出診斷之前,他因多個器官衰竭去世。我們後來得知他死於瘧疾。儘管是間接的,新冠病毒又一次奪走我家另一名成員的生命。

幾個月後的9月,我去另一個城市探望年邁的母親和哥哥,儘管採取一切可能的預防措施,我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們的新冠病毒檢測都呈陽性,隨後花了兩周的時間與可怕的感染作鬥爭。由於擔心最壞的情況會發生,我在夜裡不斷醒來看看家裡人是否都平安。每一天都像一場鬥爭,心中充滿無盡的焦慮。唯一的安慰是,在家隔離期間,我們全都康復了,沒有人需要住院治療。

我現在可以說由於所涉及的不確定性,新冠疫情對我的精神健康造成比身體健康更大的破壞。這是一場殘酷的心理博弈!這段時間絕對改變了我的思維視角,現在我明白人生的真正價值。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花時間和你愛的人在一起是很重要的。

到2020年底,新冠病例數開始下降,印度似乎已經戰勝這場大流行病。當全世界都在稱讚印度戰勝病毒時,它正在準備開始實施世界上最大的疫苗接種運動。似乎新冠疫情結束在望,生活正在恢復正常。市場和購物中心非常熱鬧。預防措施仍在大規模實施,但人們開始變得粗心大意。這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然後第二波新冠疫情突然降臨,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感染人數開始增加,從每天幾千人增加到30多萬人;新冠疫情“海嘯”席捲全國。我的直系親屬中又有三人感染病毒,我的心情變得異常沉重起來。

我經歷了一系列的情緒變化。一開始我生自己的氣,為什麼在過去幾周放鬆警惕。面對病毒我感到極度地無助,急於想知道之前感染所產生的抗體是否能保護我不被再次感染?

今天,印度許多邦和城市實行宵禁,衛生工作者夜以繼日地工作,以遏制疫情蔓延,而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則充斥著悲慘的新冠疫情相關故事。對於寫弔唁短信,我的手和心都已感到疲憊。醫療保健系統不堪重負。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對藥物、醫院重症監護室床位、氧氣瓶和注射的絕望請求。

這場疫情讓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屈服了。

與我的同胞所經歷的相比,我個人與新冠疫情的鬥爭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但也有一些積極面值得提及。

最初,新冠病人被視為不能觸碰的“賤民”,社會對他們敬而遠之。但現在人們在互相幫助。鄰居互相支援,店主為有需要的人運送貨物,禮拜場所被改造成隔離中心以彌補醫院床位的短缺,當地社區大廳正在籌集資金並協調提供氧氣濃縮器。

有一種團結的感覺,我聽到很多關於同情的故事,涉及朋友、鄰居和陌生人。

第一波疫情讓所愛的人相互隔離,雖然第二波疫情將人們團結在一起,但在印度沒有一個家庭沒有籠罩在新冠疫情的壓迫和不祥的陰影之下。作為個人和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仍然在企盼隧道的盡頭出現光明。” 【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