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冠疫情造成暫時性失業 或將成為永久性

各國因COVID-19疫情影響,失業率節節上升,而此景恐怕會超過1930經濟大蕭條與2008金融海嘯的失業數字。以美國為例:截至五月中的統計,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已累計達 3860萬人,已超過1982年(3040萬)和2009年(2980萬)一整年度的失業人口。

因COVID-19受影響最大的又以旅宿業、餐飲業、航空業等行業別最多,據美國餐廳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有3%的受訪者已永久關閉旗下餐廳,而11%的受訪者預期會在1個月內關閉,相當於多達10萬家餐廳將永久關閉。此外,米高梅酒店集團(MGM Resorts)在3月時暫時解僱6萬3000名員工,本來對外宣稱為「暫時性休假」,但該公司日前也承認,其中許多人將會在8月31日前遭永久解僱。此外,多數的小型企業在沒有任何收入下,企業主現金只夠撐1~2個月。經濟學家因此擔憂,若大量的小型企業破產,無法重新開業,其裁員將成為永久性裁員。

芝加哥大學經濟研究所(BFI)本月發表論文指出,根據歷史經驗和調查數據研判,截至4月25日為止,因疫情而被裁員的所有失業人口中,有超過40%的人將無法在疫情後返回工作崗位,相當於1160萬個工作機會將永遠消失。

此外,勞工部勞動統計局5月8日公布,2020年4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減少2050萬人,失業率飆升至14.7%,創二戰結束以來新高。而美國總統川普於3月27日簽署的2兆美元(約新台幣60兆元)振興經濟計畫法案,是美國史上耗資最鉅、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法案。加上本月最新通過的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在疫情救災上的總支出共有3兆美元(約新台幣90兆元),預算赤字已經破紀錄。但上個月分配給勞工薪資補給的3490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僅13天就用光了。

因此美國國會第四度兩黨皆壓倒性通過的經濟紓困法案,眾議院以388票贊成、5票反對批准,法案將增援3100億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資金給中小型企業,使雇主付得出薪水。然而,仍有許多專家學者估計,美國的失業率會突破20%。所以,後疫情時代,各國政府應共同攜手研究振興經濟的方案,看是否能理出一帖良方。【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