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季應變奏效 全國亮紅燈站日數少九成

空氣品質關乎民眾健康,空污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環境課題,2018年《空氣污染防制法》上路,加嚴排放標準及加重違規罰則,為因應空品不良的秋冬季(10月至隔年3月),環保署於2019年首度啟動「空氣污染跨區合作預防應變機制」,中央與地方合作定期進行應變小組會議、跨縣市聯合稽查。

環保署空保處指出,經過跨區域的密切合作,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間,全國空品監測站紅色警示站日數僅24站,較去年同期的255站次減少了231站次,降幅高達91% ,PM2.5日平均濃度也由21.4μg/m3減少至19.8μg/m3。

不過,家住高雄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空品紅燈站日數減少確實值得肯定,但不排除是受到擴散條件等外在因素影響,「況且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空品亮綠燈,才算真正改善空污問題。」

高屏空品區紅色警示日站數從120次降到0  PM2.5日均濃度改善16%

受東北季風及地形影響,台灣每年10月至隔年3月常因境外污染源及擴散條件不佳導致空污惡化,環保署去年10月首度啟動「空氣污染跨區合作預防應變機制」,統整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預防應變作為,並定期進行跨縣市聯合稽查,強化空品不良季節管制力道。

南部地區的縣市政府每週會定期舉辦應變小組會議、中部地區及北部地區則分別為每月及每季一次,小組成員包含各縣市代表及中央各部會,落實洗掃街道等應變機制、加強聯合稽查取締、協調電廠減排等措施,多管齊下解決空污問題,讓環保機關不必再孤軍奮戰。

環保署表示,特別是空品較差的南部地區,改善程度相當高,「雲嘉南空品區秋冬季節紅色警示站日數為9站次,較去年同期99站次減少90站次,改善率達91%。」高屏空品區則更明顯,去年空污季的紅色警示站日數為120次,而今年則為「0次」,PM2.5平均濃度也由30.4μg/m3降為25.6μg/m3,較去年改善率16%。

空保處就認為,數據證實推動跨縣市聯合管制共同防禦、超前部署的降載減量、強力稽查等應變措施確實可明顯改善空氣品質。

空保處表示,六個月間共召開北、中、南三區應變小組會議計26次,並進行4次聯合稽查,依據空氣品質預報分別進行露天燃燒、大型固定污染源、石化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戶以及微型感測器觀測熱區進行稽查,共查獲違規件數47件、處分金額425萬元。

當空品預報達預警以上等級時,即啟動應變機制,進行污染源稽查、道路洗掃等作業。亦協調經濟部及台電公司進行協和、林口、台中、興達電廠降載減排作業855次,總降載電量高達96億6231萬度,累計減少懸浮微粒(TSP)293公噸、硫氧化物(SOx)3254公噸、氮氧化物(NOx)3474公噸,「平均每日減量幅度為全台發電廠排放量的11%。」

高雄居民王敏玲:紅燈日數減少值得鼓勵,但綠燈日數增加才是真正改善空品

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認為,不能只看紅燈數減少,「綠燈日數增加,才是真正改善居民呼吸的空氣品質。」他指出,高屏空品區雖然沒有出現紅色警示,但PM2.5的平均濃度仍有25.6μg/m3,「遠比全國平均的15μg/m3更高,更比WHO建議的10μg/m3高出2.5倍。」

長期關注空污問題的王敏玲也認為,過去環保署常說空污是境外移入或是擴散條件不佳,「空污高值日數的減少雖是人為努力的成果,但也有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他指出,PM2.5確實是相當重要的指標,但還有其他污染物,「高屏空品區近來臭氧濃度居高不下,就是受到臭氧前驅物NOx跟VOCs的影響,都是尚待解決的空污問題。」

此外,王敏玲提到,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許多醫學研究都顯示,在空品不良區域的死亡率會更高,「現在已經是2020年,許多居住在中南部的居民一輩子都沒辦法呼吸到乾淨的空氣,不會因為紅燈日數減少,PM2.5濃度微幅下降就滿意。」他呼籲,環保署除了協調機制外,仍需就固定或移動污染源提出更強力的改善方案,空品才能真正改善。

環保署則表示,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台灣空污已有逐年改善的趨勢,「空氣污染防制方案(109年~112年)」草案也已完成,未來四年將持續督導地方環保主管機關推動固定源、移動源及逸散源減量工作,並持續強化秋冬季節空氣品質污染應變減量工作,維護空氣品質。【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