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嘉年華自非物質世界遺產名錄除名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比利時亞斯特市(Aalst)的街頭嘉年華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因為「在過去幾年內多次發生慶典花車帶有歧視及反猶太形象」,14日已確定自名錄中除名,創下先例。

位於德國波恩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跨政府委員會表示,由於亞斯特嘉年華活動一再拿種族及反猶意識作文章,這樣的情況「既不符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基本原則,也違背其章程中所規定的價值」,將把嘉年華從世界遺產名錄撤下。而類似事件在此之前從無先例。

引發爭議的導火線是今年3月,在嘉年華花車遊行中,出現了兩名東正教猶太人偶,他們帶有鷹鉤鼻,兩鬢留著卷曲的頭髮,坐在一堆錢袋上,這是以諷刺滑稽手法呈現外界對猶太人的刻板印象,卻激怒了比利時4萬的猶太族群。

亞斯特市市長迪賀斯(ChristopheD'Haese)預料嘉年華會被除名,早在8日就搶先宣布放棄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地位。他表示,「跨域界限」本就是亞斯特市嘉年華的傳統,所有事情都能被拿來幽默嘲諷。

世界猶太人大會(World Jewish Congress)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決定表示歡迎,該會主席勞德(Ronald S. Lauder)表示:「在21世紀,這種仇恨象徵主義沒有立足之地。」

自2003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維護和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跨國委員會每年會決定新收錄哪些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迄今這份名錄有463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則登錄了64個項目,此外,UNESCO還有一份名單記錄了22個成功維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案例。【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