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陷入負利率 錢存銀行越放越薄

瑞士央行為促貶瑞郎、保護出口,指標利率已深度轉負,近5年的負利率政策已引發不少副作用,瑞士央行行長 Thomas Jordan 指出,負利率對瑞士來說是必要的,除非全球經濟環境有重大變化,否則難以翻正。

事實上,瑞士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引發不少副作用,導致債券殖利率崩潰、退休基金面臨財務嚴重惡化困境,促使退休金轉入瑞士房地產市場,使得房地產發展業務出現爆發性增長。

瑞央的指標利率目前在-0.75%,是十大工業國(G10)利率最低。瑞士楚格州(Zug)、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少數幾個案例,當地銀行為客戶提供負利率房貸,銀行反過來付錢給貸款人,因為這麼做比把資金存在央行還便宜。

(UBS)首席經濟學家Daniel Kalt表示,瑞士央行於2015年首度推出負利率時,市場預期這是緊急措施,1至2年後利率就會正常化,不過,央行至今仍緊抱這項政策,隨著美國聯儲局趨向鴿派,瑞士重回正利率的可能性則愈來愈低。他示警,在未來3至4年內,瑞士的利率都不會轉正,這可能對該國經濟造成影響。

根據統計,丹麥、瑞典、瑞士發行的債券全都是負利率,德國債券20年期(含)以下、荷蘭15年期(含)以下、法國10年期(含)以下、芬蘭10年期(含)以下都是負利率債券。而葡萄牙公債6年期(含)以下、西班牙公債5年期(含)以下、義大利債券3年期(含)以下也都淪為負利率債券。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到1.19%,比10年期美債殖利率的1.805%還低。即使歐元區各國公債殖利率低到離譜,只要歐洲央行未來擴大QE,歐元區公債殖利率未來還可能更低,10月間已有澳洲、印度、南韓、印尼與土耳其央行再降息,其中,以土耳其央行降息250個基點(2.5%)幅度最大,各國央行的降息風潮並未結束。

各國央行不斷降息,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一度超過17兆美元,8月底其規模縮小到13兆美元,只要歐洲央行擴大降息,或是聯準會再響起鴿派聲音,負利率債券規模可能持續擴大。對各國的投資機構而言,尋找高股息殖利率的市場與投資標的,才能有較佳的投資報酬率。

全球主要股市的股息殖利率,道瓊工業指數的平均為2.29%,高於S&P 500指數的1.9%和Nasdaq指數的1.05%。英國富時100指數的股息殖利率有4.98%,高於德、法股市,而澳洲股市股息殖利率4.59%。亞洲股市中,台灣股息殖利率為4.05%,高於香港、中國與日韓股市,在全球股市中僅次於英國、澳洲股市,居全球股息殖利率第三高的市場,因此,有利於台股對外的吸金魅力。

今年歐洲主要國家與日本皆陷入負利率,有「台灣先生」之稱的外資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認為,新科技和負利率驅動經濟成長,使貧富差距更加嚴重,恐帶來經濟蕭條惡果。民眾會因負利率,擔心錢愈存愈薄,即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反而造成蕭條,歐洲市場就是負利率經濟衰退的案例,負利率就是借錢便宜、股票上漲,對擁有資產的有錢人較有利,讓有錢的人更有錢。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總經理、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日前對「全球負利率潮流的警訊」表示,負利率表示借錢不但不須支付利息費用,甚至還能收錢,極為不合理。目前全球負利率債券的金額已達17兆美元,已占全球所有債券總額的四分之一,問題非常嚴重。

負利率債券的投資人,可能對未來極度不樂觀,但認為負利率即使無法保本,其他投資風險更高。也有另一種投資人,雖然也不看好前景,但認定央行的騎虎難下,即使是負利率,也只能繼續降息,屆時,債券價格就會因利率續降而上漲,因此,投資人並未打算長期持有債券,只是追求獲利了結的機會而已。【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