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爭議電影【感謝上帝】 如實刻劃天主教性侵議題

在教宗方濟各(Francis)的號召下,全球190名地區主教20日來到梵蒂岡,參加「保護在教會的未成年人士」會議。同時,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François Ozon)關於天主教性侵議題的爭議新片《感謝上帝》,贏得阻撓上映的官司,2月20日在法國如期上映。

這部剛贏得柏林影展銀熊獎肯定的電影,劇情描述亞歷山大(Alexandre)發現多年前性侵他的普雷納神父(Prête Preynat)仍然繼續主持彌撒、接觸兒童,他聯繫里昂教區,要求教會解除普雷納神父的職務。在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撞到一堵沈默的高牆,教會與巴巴林(Barbarin)樞機主教幾十年來知情卻無作為;他將巴巴林一狀告上法院,並積極尋找其他受害者,結識了法蘭索瓦(François)、艾曼紐(Emmanuel),三個人催生了「解放言論」(La Parole Libérée)受害者協會。

緣起

2016年,在拍攝過好幾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後,導演歐容想要描寫受苦男性的內心世界,在尋找題材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亞歷山大的故事。這群受害者的故事深深的觸動他,一開始,他想要拍成紀錄片,但是三位主角對於讓親朋好友公開露面有顧慮,而且歐容也很清楚他幾乎不可能拍攝教會當事人的採訪,因此最後採取了虛構作品的形式。

影評

歐容對這些性侵受害者抱著極大的同情,而這可以很明顯地在影片中感受到。在2小時17分的影片中,他以細膩的手法描述性侵事件對於三位主角個人、家庭的深刻影響。觀眾尤其可以看到家人的各種反應:從自責、關懷,或者指責受害者找麻煩、霸佔父母的關注,到全盤否認。而這個普雷納神父與男孩之間的「秘密」,是怎樣毒化受害者與自己、他人、社會之間的關係,像蠹蟲長年蛀蝕的心,千瘡百孔。經歷這事件自然也影響了他們與神的關係;亞歷山大仍堅信天主,法蘭索瓦放棄信仰。有些人將教會與天主分開,有些人仍在其中但保持距離,有些人選擇背離天主教。

特別的是,歐容並未選擇在合唱團式(多角色)電影中常見的手法,在角色之間來回穿梭,而是巧妙地將電影的聚焦隨著敘事而轉移,這讓每個角色--亞歷山大是走訴訟途徑的第一人,由於他的努力不懈,警察找上法蘭索瓦。艾曼紐透過剪報得知消息後,法蘭索瓦是他第一個連絡上的人。歐容優雅的穿針引線,串起一個協會成員的群像,彷彿另一個家。除了他並為每一個主角量身打造獨特的敘事語言--亞歷山大是畫外音的書信體,法蘭索瓦是奮鬥積極的行動派,而艾曼紐則是最令人心碎的,走不出癲癇與內心創傷的困獸。對於性侵事件,歐容以暗示的方式,點到為止,給觀眾想像空間。例如,一個小男孩走進童軍帳篷,普雷納神父尾隨進入,然後拉上拉鍊,或是另一個小男孩尾隨神父上樓梯、走進以童稚的字體標示的攝影暗房,又或是神父在一排童軍中挑選了一個男孩,然後兩人走進林深處。

歐容以流暢的電影語言,成功描述了這些童年時期曾受教區神父猥褻的男人。他的成就獲頒柏林影展銀熊獎肯定。此片推出時機恰巧落在即將於3月7日宣判的巴巴林案。歐容向來被公認為法國的鬼才導演,作品風格大膽,不受拘束。這是歐容第一次改編真人真事。與主題相同的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得主【驚爆焦點】(Spotlight)不同的是,電影在司法審理前便上映,由於電影主題的爭議性,以及歐容在片中直接使用原名(巴巴林樞機主教、普雷納神父、三位主角的名字都未變更),巴巴林與另一位被告,在電影中亦原名出現的心理醫生義工Régine Maire 均曾向法院要求延後上映,但是法院駁回他們的請求,電影如期於2月20日在法國上映。

片中有一場戲,是2016年巴巴林樞機主教在一場記者會上的發言:「感謝上帝,大部分案件都已過了追訴時效,但有些也許還沒。」隨即有記者指出:「您知道您剛說的話有多粗暴嗎?」巴巴林樞機主教隨即為自己的失言道歉。你沒聽錯,這場令人震驚的場景確實發生,【感謝上帝】的片名靈感即出於此。

片尾以一個問題結束。亞歷山大的兒子向爸爸丟出一個大哉問,而亞歷山大低頭微笑不語。歐容的【感謝上帝】深刻、沈重,令人動容,在這場天主教的#MeToo行動中,無疑能夠鼓勵更多受害者站出來,他們將會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孤獨。【WPN駐法國記者 練丹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