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岸水泥化達上萬公里 彷若「新長城」掏空候鳥濕地

台灣位屬東亞澳鳥類遷徙線上的重要度冬地,冬季監測相形重要。歷經完整五年冬季數鳥,第六屆「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即將於12月15日到隔年1月6日舉行,今年主題鳥種為反嘴鴴,這是主辦單位首次以族群數量增加的鳥種為代表,目的是從反嘴鴴身上覓得保育契機。以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為核心的「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15日召開記者會,除了公告第六屆數鳥嘉年華日期,也公布過去五年公私協力數鳥守護冬季過境鳥的成果。

東亞澳遷徙線一體  台灣水鳥數有好有壞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表示,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水鳥族群數量快速、大幅下降中,河口泥灘地的減少,是導致水鳥族群數量下降的主因。尤其是黃海、渤海及崇明東灘等地,原是水鳥過境的中繼站,補充能量的重要棲地,卻因人工化、水泥化而快速消失。五年來有13種度冬水鳥數量,顯著下降,尤以小水鴨、太平洋金斑鴴、鐵嘴鴴、翻石鷸、長趾濱鷸、三趾濱鷸及田鷸等7種水鳥最為劇烈;蒼鷺、灰斑鴴、小環頸鴴、青足鷸、鷹斑鷸及黑腹濱鷸族群數量也明顯下降,應與中國沿海的泥灘地因人工化而快速流失有關。

5年間,共有27種鳥的族群顯著變化。林大利指出,太平洋金斑鴴、灰斑鴴、黑腹濱鷸、長趾濱鷸、鷹斑鷸、翻石鷸和青足鷸的族群變化,和澳洲及東亞澳遷徙線所觀察到的趨勢相似,都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小環頸鴴、三趾濱鷸與鐵嘴鴴在澳洲及東亞澳遷徙線的族群顯著增加,但是在台灣的族群卻劇烈下降,暗示這三種水鳥在台灣所需要的威脅較為嚴重。

中國新長城:泥灘不見,鳥失所依

林大利表示,每年大約有200萬隻水鳥,為了度冬在亞洲和大洋洲之間移動,並以中國黃海、渤海及崇明東灘,為重要的遷徙中繼站。這片大型的中繼站不只是遷徙水鳥休息和補充食物的地方,更是許多鳥類的重要繁殖地。然而,這一片重要的泥灘地,卻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中。黃海地區也面臨棲地品質劣化、藻華、重金屬污染及殺蟲劑,以及入侵植物的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沿海人工海堤和構造物的快速擴張,已達11,560 公里,大約占中國海岸線的58~61%,更勝7,300公里的萬里長城,稱為「新長城」(new Great Wall)。中華鳥會指出,中國近年60%的國內生產毛額來自沿海13%的土地,海岸面臨劇烈的開發壓力,也衝擊遷徙水鳥。全球的鳥類遷徙線當中,東亞澳遷徙線中所涵蓋的受脅水鳥的比例高達19%。新長城的擴張,導致沿海天然泥灘地大幅流失,也是導致東亞澳遷徙線候鳥族群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超過25%水鳥因新長城而受脅。

政府保育態度  決定生物多樣性

2014年起推動公民科學計畫「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Taiwan New Year Bird Count,NYBC Taiwan),每年年末至隔年年初透過志工一起執行鳥類調查,目的是瞭解度冬水鳥的群聚組成、鳥種豐富度及豐度的分布、度冬水鳥的族群變化趨勢等。台灣水鳥熱點當屬蘭陽平原、嘉南沿海以及金門,是重要的水鳥度冬棲地。

今年年初的報告指出,政府的保育力度是力挽狂瀾的關鍵。中華鳥會理事長蔡世鵬致詞時感謝歷年來參與公民科學調查的數鳥人,隨著逐年投入人力增加,越了解鳥類族群,也發現數量持續下降,這個現象令人擔心。他呼籲相關單位重視這個現象,也邀請民眾參與數鳥盛會,透過遷徙鳥類監測,掌握環境訊息。【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