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開始衝擊亞洲經濟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高,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體開始造成連鎖衝擊,由澳洲鐵礦砂、韓系汽車至泰國觀光業,亞洲各國政府、民間企業以及經濟學家無不開始預示中國大陸需求減緩所帶來的風險。分析師直言,台灣經濟也面臨到亞洲貿易活動降溫及中國消費放緩的風險。

世界銀行本月發布報告,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每下降1%,即導致亞太新興國家2年後整體經濟成長減少0.5%;最新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戰衝擊已開始蔓延;台灣、泰國以及馬來西亞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陷入衰退。

據摩根士丹利券商分析,部份亞洲企業獲利已開始下降,有逾80家亞太區科網企業上季營收按年僅增加8%,是過去7季以來最慢、且有23%企業季度營收未達目標;在營收下滑及設備庫存增加下,預估往後只會有更多企業調降業績目標。該產業直言,貿易戰有機會拖累全球經濟動能,若該產業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即反映未來將充滿挑戰。

南韓現代汽車第3季獲利就因對中美銷售欠佳,造成南韓9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8%,該國財政部長金東兗更警告外部風險可能使南韓未來經濟展望更加惡化。日本Canon財務長田中稔三亦指出,美中貿易戰若糾結難解,將成為中、美及全球其他地區經濟降溫的催化劑。

數據顯示,陸客是泰國目前最大觀光客來源,但自九月陸客觀光人數一口氣驟降15%,泰國PMI從50%跌到48.9%。澳洲與中國經濟關係緊密,出口額約有三分之一均流向中國;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不僅影響澳洲對中國的出口,更會造成澳洲對南韓、日本及台灣出口原料的價格下降,形成雙重打擊。

分析師預警台灣,由於高度依賴出口高科技電子產品至中國,因此正面臨亞洲貿易活動降溫與中國大陸消費放緩的風險。據專業產經人士稱,台灣最新10月PMI從9月的50.8%驟降至48.7%,創下2016年5月以來最低,也是首見衰退,勞工薪資與就業安全也確實面臨到風險,未來衝擊台灣GDP成長的速度可能很快就看見了;但,目前仍看不到台灣政府的因應措施。

多數亞洲國家在中國製造業供應鏈中均扮演著關鍵角色,受美中貿易影響尤深;當前亞洲占全球經濟成長約60%,據新加坡 IHS Markit 亞太首席經濟學家 Rajiv Biswas稱,2019年全球經濟展望下行風險已逐步攀升。【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