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宣布5月退休

香港首富李嘉誠日前在業績發布會上宣布退休,將在5月10日的年度股東會上卸下長和集團主席職務,由在集團工作33年的長子李澤鉅接任,屆時他將轉任公司資深顧問,就重大事項提供意見,退休後將全力投入基金會工作。

《富士比》雜誌今年初公布2018全球富豪排行榜,李嘉誠以349億美元(約新台幣1.02兆元)排名全球第23,亞洲排名第3,僅次於馬化騰和馬雲。

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長和系在香港有11家上市公司,市值逾港幣兆元(約新台幣3.7兆元),其中,4家藍籌股,占香港恒生指數的比重約5.97%。

李嘉誠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安,1940年和家人移居香港,1950年創立長江工業,最初經營塑膠製品,某天李嘉誠翻閱雜誌,注意到義大利某塑膠公司設計的1種塑膠花將登陸歐美市場,他發現戰後經濟復甦,人們對物質生活要求提高,塑膠花價格低廉,美觀大方,於是決意生產。長江的塑膠花很快打入香港以及東南亞市場,歐美需求也愈大,直至1964年,李嘉誠已賺得數千萬港元,長江也成為全世界最大塑膠花生產基地,李嘉誠以此獲得「塑膠花大王」的美譽。

李嘉誠預料塑膠花會過時,於是轉進生產塑膠玩具,2年後塑膠花滯銷,但長江已在國際玩具市場年產出口額達1000萬美元,成為香港塑膠玩具出口業之冠。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信用危機,民眾拋售房產,地價、樓價大跌,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大量購入土地和房屋,之後不到3年平息,香港經濟復甦,李嘉誠高價拋售獲利,轉購具發展潛力的大樓及土地,成為香港最大地產商。

1971年時成立長江地產,次年改名為長江實業並且上市,以獨到的眼光,長實集團發展成為業務遍佈全球的綜合企業,除房地產外,業務亦涵蓋港口、零售、基建、能源、電訊等,也擔任滙豐銀行股東多年,版圖遍及中國、英國及歐陸,奠定了李嘉誠的霸業基礎。

李嘉誠成功的背後最大的助力,就是已離世多年的愛妻、也是她的表妹莊月明,其婚後致力為丈夫打理業務,由於能說流利的英語及日語,加上作風謙和勤勉,深得同事尊重。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莊月明是主要股東,經常參與長實業務,每年的股東大會都會出席,不過,1980年代開始已甚少露面。與李嘉誠結褵27年,1990年因心臟病過世,李嘉誠近30年來未再續弦,也很少傳出花邊消息。

1979年,李嘉誠透過長江實業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購入和記黃埔22.4%股權,其後逐步增持,1980年底增至41.7%。1985年,乘怡置系出現財政困難,通過和黃以29.05億元收購置地名下港島區及南丫島的電力供應商香港電燈公司34.9%股權。1989年上半年,把鴨脷洲發電廠重建為香港島大型屋苑,命名為「海怡半島」。1986年,透過家族公司及和黃,以32億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石油公司52%股權,1992年再收購43%,獲絕對控制權。

1987年,首次登上《富比士》富豪排行榜。1989年,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當時外資大舉撤資,李嘉誠反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成為香港在中國大陸的最大投資者,於六四事件2年後奪得香港本地另外一個商業電台廣播牌照,命名「新城電台」,北京的大型綜合物業項目「東方廣場」就是他在中國的「得意傑作」。後來,李嘉誠將中國的投資項目組成長江基建,長江基建在中國的能源建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

現今,李嘉誠建立的事業已涵蓋零售、港口、電訊和基礎建設的龐大帝國,深入香港人生活。2013年網路瘋傳疑似香港小學生的作文《李家的城》,列舉屈臣氏、7-ELEVEn以及惠康超市(台灣稱頂好)等香港隨處可見的商店,這都屬於李嘉誠家族,感嘆香港為「李家的城」。

近幾年來,李嘉誠多次出售中國和香港資產,引發撤資揣測,李嘉誠對此一笑置之表示,這是連基本經濟知識都沒有,他賣了資產,錢還是回到香港再去投資,這些錢永遠屬於公司,除非他賣出股票才算是撤資。【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