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良心」加「團結」再創台灣成功典範

台灣政府的防疫表現獲得人民的高度肯定,也讓蔡總統、蘇貞昌院長的滿意度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證明政府只要做對事,雖然過程有不圓滿之處,及時修正錯誤,人民一定相挺。

陳時中是台灣少數有自信與膽量的政府官員,不怕天天被媒體刁難的問題問倒,誠實透明、不怕改錯,人性的領導風格擄獲民心;卸任的副總統陳建仁,放棄副總統豐厚的禮遇,回任中研院貢獻公衛長才,展現政治人物真心服務社會的風範也令人敬仰。還有很多良心好官與無名英雄,在此次防疫作戰中,共同守護了台灣的安全,包括每一個配合防疫措施的台灣人,克制自己的慾望,犧牲少許的自由,做好自主管理,撐起了台灣的防護網。

官員的良心良政,引動了國人願意配合防疫的大團結,「良心」加上「團結」就讓事情容易「成功」。

520當天,蘇貞昌院長對內閣閣員的談話「 如果錯的事情,千萬要講,不要讓團隊犯錯。」當天行政執行署也剛好傳來「官員認錯」的好消息,在許多教授與志工的奔走下, 因1.8萬元交通罰款未繳,遭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賤價拍賣房子的基隆陳先生,房子終於保住了。執行署承認過程有瑕疵,撤銷對房產的拍賣程序,有覺醒、有擔當的作為 ,不減人民對政府的評價,反而信任加分,是小英總統第二任期一個好的開始。

蔡總統就職演說中強調,未來四年要「優化政府體制」、「深化台灣的民主」,落實「人權立國」的理念。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每一個個案,都是未來連鎖危機的初始,也是制度未完備之處的提點,政府不能輕忽,才能找出體制上的缺失,以及施政執行上「習以為常」的不合法錯誤,莫使積非成是,才能降低對人權的侵害,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

近年來台灣以「查封不動產」,來追討不成比例的小額罰鍰與稅金的案例似乎已成常態。法界人士透露,全國這類催討案件,每年都超過百萬件,造成沉重結案壓力,行政執行署為求快速結案,執行程序必定挑最簡單的路徑來走,當事人如果都無其他財產可以執行,直接拍賣房屋,就是最快的作法,但是卻最傷人民的權益。

執行署人員本於職責應該「窮盡一切方法」通知當事人, 並應依公平合理、兼顧人民權益的準則, 先用法拍房屋之外的,其他法律授與的討債方法。基隆陳先生的案件雖然平息了,但政府有責任杜絕類似案件的發生,應迅速檢討所有教授們指出的疑點疏失,防止官員犯錯,提出解決方案,良心官員團結政府各部會的力量,小英總統的「人權立國」指日可待。

人不可能不犯錯,行政程序法第117條,就是要讓行政機關自省,若處分有錯,即使人民未請求撤銷,也可以自行撤銷的規定。法條寫得清楚,這是「減輕人民負擔」、「提高政府效能」最快的方式, 但公樸卻不理不用。

陳長文大律師房務稅長達15年被錯課的稅務案件,最後是立法院動用修法才解套,讓陳大律師見識到,官員有錯不認、有法不從的真面目。為何117條總是擺著好看?政府相關單位應該找出問題的癥結點,否則蘇院長的「除錯內閣」難以落實。不認錯的官場惡習,已導致許多無辜人民受害,甚至滿腔熱血的人才,被官僚與制度踐踏,政府必須在制度上鼓勵公僕有認錯的道德勇氣,更要建立主動檢討程序正義、防止錯誤再發的機制,以真正保障人權,才能為「優化政府體制」打好根基,為「深化台灣民主」更進一程。

蔡總統要全力打造「安全的產業環境」,良好的法治是基礎建設,台灣還存有許多戒嚴時期侵害人權的法條,該修法的、該廢除的應該要一一檢視,不能惡法亦法的延用。 台灣很多侵害人權的案例,是公務員的怠惰以及法學素養不足,更追根究底是「沒有良心」造成,這阻礙了人才與資金的進入,造成台灣社會長期低薪的經濟新平庸時代。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和緩,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快經濟重啟的優勢,政府應該把握機會,「以人為本」的制度改革,透明清楚的政策與資金流向,必能因良心的施政,再創全民大團結, 在全球經濟逆風中站穩腳步,甚至領先, 再創台灣民主、經濟的奇蹟。(圖/總統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