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落實政見不欺民「地氣」如湧

2019/03/24

三重立委補選投票是今年3月的政壇盛事,投票結果由唱紅「榕樹下」這首歌的余天當選,他坦言自己在選戰期間被韓流「嚇到閃屎」,受訪時並表示,「韓流很厲害,不是只有土石流(威力)而已。」回顧不久前,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的歷程,勝選的關鍵在於能夠「接地氣」,讓他在極短時間內展現了榕樹特性,能夠「獨木成林」,於是粉絲雲集,翻轉選情,獲得勝利,之後許多政治人物都想要站到「榕樹下」,享有韓流庇蔭,國民黨也因此士氣大增。

距2020年總統大選日不到一年,總統蔡英文已表態爭取連任,能否成功?面對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投入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團結,一起打拚!讓國家繼續前進!」並誠懇呼籲,大家要將台灣放在心中,我們是為了人民、為了這片土地打拚。蘇貞昌在臉書也表示,現任總統爭取連任,落實政見,天經地義。民進黨能否贏得選民的心,繼續執政?就讓全民來檢視。

政壇氣候,風雲多變,唯一不變乃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敗)。拼選舉,民氣可用,「接地氣」變得很重要,但候選人或執政者是否真的了解地氣何在?民之所欲何在?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典禮演說獲得掌聲最大的是司法改革。2019年3月15日立法院會中,立委黃國昌質詢蘇貞昌院長,三年要過去了,請問院長對於現在推動司法改革的成效,滿不滿意?蘇院長表示,不滿意。黃國昌委員稱讚蘇院長是一個接地氣,聽得到人民心聲的院長,並請教院長在接下來如此有限的時間當中,如果要推動3個讓人民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措施,院長會挑哪三個?

蘇院長答詢表示,多年以來,很多的判決實在是離社會了解跟期待太遠,所以相關的所謂恐龍法官退場機制(第一),實在應該要;審判的正確性,跟他長期所建立起來的一致性,其實應該要符合(第二);第三是案件審理的時效性,速度。這三項對照行政法院現況,著實針針見血,弊端叢生,沒有一項符合公平正義,而人民的遭遇則是鮮血淋漓,痛苦難當!諸如對同一事實的案件最高行已判決,中高行卻置之不理、枉法裁判;最高行明明可自為判決卻發回,再次遭最高行發回;法官不依法自為判決,讓人民在救濟的程序中反覆,當然時效不濟,因此而造成「萬年稅單」的禍害無窮,若不即時改革以解民苦,執政者恐難繼續維繫民意支持。

除了司法改革之外,蔡英文總統推動的「轉型正義」,也是總統大選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台大法律系教授陳志龍於2016年8月18日在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福爾摩沙教室演講,主題為「蔡政府司法轉型的困境」,指出台灣司法已經生病了,問題必須解決。陳志龍認為,現在台灣的優勢在於民意跟民氣都已成熟,目前司法在刑案方面已經覺醒,導入審檢分立的觀念,但行政法院卻沒有審稅分立的觀念,導致稅官集行政、立法、司法權於一身的亂象。要解決現在台灣的司法亂象,陳志龍表示,現在司法被公權力怠惰的惡習跟一小群人組成的利益權力集團所掌控,總統要正視這個問題,必須先找回良心,才能讓司法的轉型正義真正得以實現,台灣的民主法治才能繼續往前走。

如今2019年了,看來「轉型正義」並未讓人民有感。其實,世界各國在執行轉型正義的過程中,阻力總是大於助力,甚至連公布真相的最基本工作,也都難以實現,更別提轉型正義最重要的「除垢」,並對於當年的加害者進行審判,幾乎變成了不可能的工作。法律人權學者吳豪人在2018年底的「夜深人未靜」節目中,從自身經歷中找出問題的癥結指出,「我們還在拿中華民國的法律,你要做轉型正義,本來就不太可能嘛。」端看「納保法」就知此言之深刻,司改國是會議委員張靜律師說,竟然有一部法律上路第一天,就被嗆到不行,確實罕見。

台灣稅制怪象頻仍,而且不分藍綠政黨執政盡皆如此,各界呼籲,蔡政府要實施轉型正義,稅制改革不可獨漏。呼應蘇貞昌院長的3個人民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措施,其弊端都出在行政法院。事實上,轉型正義要除垢對人民來說,為的是公平與正義,我們認為,當前要做到轉型正義的除垢,大可不必像德國當年那樣「大換血」,落實退場機制就可以做到轉型正義的「轉型除垢法」,例如法官枉法裁判即可以刑法124條及依循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和經驗法則,對枉法事實、證據確鑿的法官加以訴追,該判刑的判刑、該免職的免職,除一個垢就少一個垢,必起警示作用,司法風氣就會慢慢導正,這也是一種轉型正義的實現。

民主政治本來就必須接受公眾監督。蔡英文總統在2018年出席鄭南榕殉道追思紀念會時,曾經再提到「時間是轉型正義的敵人。這個道理,我們一直都牢記在心。」台灣社會對司法已經失去信心,有84%的人都不滿意也不信任司法,但這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只有迎面痛擊,才能突破沉痾。中選會19日召開委員會議,通過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訂於明年,也就是2020年1月11日(星期六)投票。蔡政府千萬要把握時效,落實政見不欺民,才能獲得民意支持,否則必將遭受人民用選票來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