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96)-閉門討論反貪腐 系統性分贓不敢管

第一次結論性意見指出,公民團體跟學術單位對於政府的監督是促成政府反貪腐、增加清廉度很重要的因素,政府應加強對公民團體的參與;第二次國家報告中亦指出,政府資訊公開、資料開放透明,是促進公民參與的基礎。說一套做一套,這次的審查會議不僅限制公民團體參與會議,甚至將直播主趕出場外,甚至要求將拍攝的影片下架刪除!NGO志工想將與貪腐相關的社會問題之資料交給國際審查委員,竟遭到工作人員粗暴阻攔。法務部不惜明著違反公約第 13 條社會參與,究竟在怕什麼?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陳志龍教授指出,此會議難得找了五位國際委員來參加,法務部應該把會議推廣,這是讓台灣走出去的大好機會。法務部竟然開閉門會議,國際記者會也不讓人參加,這是反其道而行,這樣台灣要怎麼走出去?怎麼反貪腐、怎麼資訊透明化?

陳志龍認為,反貪腐並不只是賄賂、政府採購法、公司治理這些小事,如何能夠有監督、有負責的機制才是反貪腐必要的重點。台灣的貪腐問題是系統性的,例如稅務獎勵金、執行績效獎金,形成系統性的分贓。廉政署這幾年的廉政報告抓的貪汙都是小公務員、小工友,9職等以上的沒有一個,這叫什麼反貪腐呢?反貪腐必須進入系統的貪腐去監督、負責。

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吳景欽表示,閉門會議會產生很多問題,在審查會議,審查委員提到他們不是光看法務部提供的結論性報告,還訪談一些學者或民間團體,吳景欽質疑,到底訪談了哪些學者?哪些民間團體?完全不知道。

輔仁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魏賜聰表示,會議花了673萬元,卻關起門來談反貪,這是國際大笑話。他呼籲法務部要取得版權並完全公開,才不愧為人民的公僕。

 

陳志龍指出,台灣的貪腐問題是系統性的,例如稅務獎勵金、執行績效獎金,形成系統性的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