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90)-比利時國際研討會 稅務歧視成為迫害工具

「有效的議會制度與太極門案」綜合研討會實體與線上與談者合影(美聯社攝影)

2022年5月5日及6日在比利時魯汶,宗教或信仰自由研究所(ISFORB)主辦一場國際會議,福音派神學院(ETF)成立於1919年,該學院的ISFORB是宗教自由研究領域先驅的國際學術機構。會議就各種主題進行專題討論,學者們及太極門弟子在會議上,發表四篇關於迫害太極門的論文。

太極門弟子Cheng Yawen,來自倫敦的銀行高階主管,提到太極門案件在刑案上獲得全面勝訴,獲判無罪、無欠稅。然而,所謂的太極門「稅務歧視」仍舊持續,因為國稅局根據侯檢察官舊有的刑案指控來徵收無中生有的違法稅單。

荷蘭生物科技公司擔任總監的Yin Liu剖析,台灣有一套獨特的獎金制度,此制度源於戒嚴時期,目的在獎勵檢舉匪諜的人。在戒嚴時,這已經是一個危險的制度,如今被用於獎勵稅務官僚時,造成更多濫權行為。

義大利社會學家Massimo Introvigne,曾於2011年擔任歐安組織代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對抗種族迫害、仇外心理和宗教不寬容和歧視,他提供了對中國「邪教」概念的省思,並用來解釋1996年發生的太極門事件。Introvigne指出,台灣戒嚴時期,涉嫌不支持國民黨政府的團體即被稱為「邪教」,並因此遭受迫害。1987年台灣解嚴,在後威權時期宣布了宗教信仰自由——實際上卻未真正受到保障。他指出,1996 年的掃黑行動源於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一些大型佛教團體各自支持不同政黨的候選人。選後,這些團體被指為「邪教」並遭受迫害,那些沒有政治立場但被懷疑不支持執政黨的團體,包括太極門也遭受池魚之殃。Introvigne總結,太極門稅務案件所突顯的是,儘管台灣現在是一個民主國家,但稅務官僚和政府官員中仍存有舊觀念的餘毒,也就是宗教和心靈團體只有在支持當權者的情況下才會被容忍——那些不支持他們的人,便被視為「邪教」而受到歧視。

人權無國界主席Willy Fautré發表論文指出,僅將太極門案視為與稅法相關的台灣國內問題是錯誤的。實際上,台灣官僚利用,或者說是濫用稅法,作為違反宗教信仰自由(FORB)的工具,並且製造宗教歧視。Fautré強調,一方面台灣稅務官僚對太極門的違法行為是極端且罕見的,但另一方面,這並不是官僚試圖透過濫用稅法來迫害宗教或修行組織的唯一案例。Fautré總結,太極門的情況更糟糕,因為他們的案件已經持續超過25年,而且「沒有亞洲人權法院」可以讓他們對台灣政府提出申訴。